返回

科技入侵现代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01章 51区的脑补闭环了(1w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.伦道夫在哥廷根大学完成了前所未有的神迹.”

    华罗庚看这份科技杂志对林燃哥廷根神迹的描述时,眼神中浮现出羡慕。

    他羡慕的不是对方能够当着全球数学家的面完成这样的惊世之作,能够在哥廷根这样的数学圣地接过前人的接力棒,完成史无前例的表演。

    他羡慕的事情很简单,羡慕对方能够做数学最前沿的研究,还能一直有第一流的成果产出。

    这种羡慕的情绪,当华罗庚看到陈景润寄回来,刊登有陈景润参与署名学术论文的顶级期刊时,他内心也会产生相似的念头。

    华罗庚还在阿美莉卡的时候,做的也是最前沿的数学,成果虽说和费马大定理、孪生素数猜想不能比,但也称得上有价值的成果。

    说是一流成果丝毫不为过。

    但自从回国之后,自己虽然表面上还在做数学研究,但他内心很清楚,自己已经远离现代数学,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了。

    从最开始在燕京,以培养学生、梳理华国数学体系、建立数学研究所、华国科技大学等等,行政事务和学生培养占据了他绝大部分的精力。

    而且无法和外界数学家沟通,无法接触到数学期刊,他也很难继续坚持现代数学的研究。

    你用不到最前沿的工具,了解不了现代数学进展,又从何谈起做数学研究呢?

    后来更是去羊城做偏向于应用数学的工作。

    从数学角度出发,去羊城做应用数学,比原本要去一线工厂和农村推广“统筹法”和“优选法”更好。

    现在来51区做应用数学,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数学期刊和其他学术期刊,又要比在羊城更好一些。

    但这些都比不上早年间,自己做数学学术研究的单纯快乐更能带来心灵上的满足。

    但自己真的后悔吗?华罗庚的内心无数次思考过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他1985年,也是生前最后一次演讲的时候说:“人有两个肩膀,我要让双肩都发挥作用:一肩挑起‘送货上门’的担子,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送到人民群众中去;另一肩当作‘人梯’,让年轻一代搭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的更高一层山峰,然后让青年们放下绳子,拉我上去,再做人梯。”

    他想自己大概是不后悔的。

    只是每次看到类似报道,都会引起自己的思绪。

    华罗庚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,然后带着这份报道和笔记本离开办公室,走进会议室。

    他是第一个到的,陆续其他人接踵而至。

    “华所长,数学领域,您是专家,我们今天开这个会,也是想听听您讲一下林燃的数学能力到底有多强。

    内容需要包括,孪生素数猜想是什么,六天时间现场证明是作秀还是真的,孪生素数猜想被证明的意义。”会议主持人说道。

    这都是早就准备好的课题,相当于是科普性质的。

    和白马有关的一切,五十一区都很感兴趣。

   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从五十一区成立的那天开始,它就做好了白马有一天回到华国之后,无缝来五十一区当负责同志的准备。

    华罗庚说:“林燃曾经提到过,数学家分两种,青蛙和飞鸟。”

    他简单介绍了一下这二者的含义,然后说:

    “过去大家以为现代数学是一棵树,越往上,代表着对现代数学挖掘的内容越深,互相之间的关联性也就越弱。

    而格罗滕迪克先站出来说,我怎么感觉好像不是树呢?

    他也是第一流的那批数学家之一。

    不止他,还有其他数学家也有类似的感受,但大家都是感觉,隐约觉得不一定是树。

    这样的感觉既有来自数学家的直觉,也有来自物理学的影响。

    因为爱因斯坦的物理学提出了大一统理论,觉得有一种统一的理论来解释所有的相互作用。

    这样的思潮也对数学界产生了影响。

    明明那么明显不同的力都有可能能统一在一个框架里。

    数学为什么不行?

    但上述的都是感觉。

    而林燃是第一个用一整个框架和一部分证明,站出来说,数学不是树,应该是河流。

    这个河流最终都会汇聚在一起,汇聚到大海里。

    就好像他是飞鸟,拿着照相机拍了张模糊的照片,隐约好像是他说的这样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如果在飞鸟数学家里,林燃是看的最广的那个。

    他不但能看到还能拿出照片来。

    而同样另外一种数学家是青蛙,是埋头研究他自己擅长的这个分类,试图把他所专注的泥潭研究清楚。

    可惜的是,林燃可能也是做的最深的青蛙数学家。

    所以他同时兼顾了看的最广的鸟和挖的最深的青蛙。

    毫无疑问他就是当代最好的那个数学家。

    这点在这次哥廷根之后,已经是全球公认的。

    甚至我们大家

第201章 51区的脑补闭环了(1w)(1/7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